被蚊子咬了紅腫怎么辦?這些“網紅”驅蚊產品廣告再好也別用!
炎炎夏日已然到來,那些令人鬧心的蚊子也越來越猖狂。一不留神寶寶身上就是滿身包,渾身癢……嚴重的還可能被傳染上各種疾病。
孩子被蚊子咬后
總是會腫起來
前兩天,4歲的福福和家人去采摘,出門前全身上下噴了兒童“花露水”,可到家后發現胳膊上還是被蚊子“寵幸”了,當時孩子也沒覺得癢,但是第二天就腫起來了,孩子各種撓,癢的受不了!
蚊蟲叮咬后紅腫
北京東區兒童醫院皮膚科醫生康麗介紹,蚊蟲叮咬后一定要注意看護孩子,盡量避免搔抓,反復搔抓容易加重局部的炎癥反應、加重紅腫現象,延長恢復時間,抓破也很容易繼發細菌感染,最好的辦法就是輕拍或冷敷止癢,冷敷可以就地取材,用清潔干凈的涼毛巾、冷凍飲料等,當然備有專用的冰袋更好。
需要注意的是:使用冰袋等要墊上小毛巾,也能讓孩子更舒適。不要直接接觸孩子皮膚,以免凍傷或細菌污染創口,
沒有破潰、腫脹不明顯時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、重樓解毒酊等安撫止癢。
周邊紅腫處可在醫生指導下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膏(比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、地奈德乳膏、地塞米松軟/乳膏、糠酸莫米松乳膏/凝膠等)消腫止癢。
腫脹較嚴重,甚至有破潰滲出時,或者眼瞼等敏感部位,建議不要自行涂藥,盡早帶寶貝門診就醫。
需要注意的是:外用激素在同一部位連續使用盡量不要超過2周,眼瞼等敏感部位,用藥時間盡量不超過1周。
若出現以下3種情況 建議及時就醫
1.如出現直徑超過5毫米的水皰,建議到醫院進行消毒后抽皰治療。
2.如用藥1周仍未痊愈建議及時到院就醫。
3.若出現觸碰局部孩子明顯躲避哭鬧,或出現黃稠不透明的膿性分泌物,甚至出現發熱,可能繼發了細菌感染,建議及時就醫。
驅蚊產品“辣么多”
認清成分再選擇
蚊子雖小危害大,目前市場上可見的防蚊產品也是多種多樣,花露水、驅蚊液、防蚊手環、防蚊貼等等。面對種類繁多的防蚊產品,給寶寶用,什么樣的才更安全,更有效呢?
來聽聽專家的建議吧!
褚巖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、原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專家
專長:對兒童皮膚健康管理、皮膚美容、皮膚科常見和多發病的診療經驗豐富,擅長血管性及色素性皮膚病的激光治療和綜合管理。
化學驅蚊這幾種成分的防蚊功效先認清
在購買驅蚊產品時,先要認清驅蚊產品的成分有哪些,然后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,都是安全有效的。
選擇產品有刺激性味道的寶寶慎用
了解了不同化學成分的驅蚊功效,我們才能更好地為寶寶選擇合適的驅蚊產品。對于市面上很多號稱純植物成分的驅蚊手環、驅蚊液,效果和安全性都不夠明確,有些味道還比較刺激,甚至有引發過敏的風險,不建議給寶寶選用。
要根據孩子的年齡,選擇上述成分中可以給寶寶直接使用、有效成分的濃度適宜的產品。
注意事項
驅蚊花露水,因為寶寶有用手揉眼睛,吃手的可能,所以還是不要給小寶寶用啦。
蚊香和滅蚊蟲的噴霧,建議不要在寶寶待在房間內的時候用。驅蚊產品使用完,一定要開窗通風后再讓寶寶進入房間。
關于超聲波驅蚊,目前也沒有公認有效的證據證明其驅蚊效果,所以如果您不差錢,可以給寶寶戴一個試試,但是一定不能光指望它喲!
滅蚊燈,在一定范圍內有效,但要注意放到寶寶不會碰到的安全位置,以免發生危險。
不足2個月的小嬰兒,不建議外涂驅蚊液。
物理驅蚊有點麻煩卻安全
除了各種各樣的驅蚊產品外,最安全有效的還屬“物理驅蚊法”,特別是對2個月以下的新生兒來說,蚊帳、紗窗、電蚊拍、紗門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日常生活中,家長們也要注意盡量做到以下幾點,以避免寶寶頻繁被蚊蟲叮咬:
傍晚時盡量呆在室內,避免寶寶長時間呆在有水、潮濕、植被茂盛的地方。
外出時給寶寶穿淺色的衣服,可以選擇一些面料柔軟、舒適、透氣的長衣長褲。
運動、出汗后及時給寶寶清洗。
需要提醒家長們的是,被蚊蟲叮咬后,寶寶如果皮膚出現紅腫面積大,腫脹加重、癢的厲害,甚至出現呼吸困難、精神萎靡,發熱等癥狀時,建議及時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