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nobr id="3bfok"></nobr>
    <nobr id="3bfok"><optgroup id="3bfok"></optgroup></nobr>
      <track id="3bfok"></track>

      <track id="3bfok"><span id="3bfok"></span></track>
      <track id="3bfok"><span id="3bfok"></span></track>

        1. 科室導航專家團隊首頁
          400-010-5000
          醫院新聞 媒體新聞 通知通告 公益活動 熱點關注 育兒百科 東兒心故事 護理常識

          東區兒童醫院巾幗志愿者參與核酸檢測志愿服務

          瀏覽: | 更新:2020-07-07 | 來源:東區兒童醫院 | 作者:東區兒童醫院

            七月的酷暑驕陽滾滾,暑熱難耐。她們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,站在戶外沒有涼意的廣場上忙碌著:不吃不喝、不上廁所,常常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。越過舌根、在咽后壁旋轉擦拭……短短十幾秒,從一個個陌生人咽后壁采集的標本被她們快速、安全地放入貼有條形碼的采集管中按序排列好。采集工作結束后,這些采集管將被統一送往檢測中心進行檢測。

            6月初,北京突遇新冠病毒疫情反彈,核酸檢測被視為篩查“新冠肺炎病毒”感染者的金標準。在北京核酸檢測能力不斷提升的背后,大量的核酸采集人員加班加點地奔波于各個“一線”進行核酸采集,為打贏疫情戰役,與時間賽跑。

            作為北京市婦聯首支由兒科醫護人員組成的巾幗志愿者服務隊——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巾幗志愿者投入到朝陽區核酸檢測工作中。截至到7月5日,東兒巾幗志愿者服務隊先后參與朝陽區5次核酸采集工作,累計完成近7000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。她們中年齡小的剛剛參與工作,年齡長的曾參與過2003年非典小湯山集中救治點的非典病人救治工作。幾乎每一位被采集者都會對烈日下堅守的她們說聲“謝謝”,這些只有“十幾秒鐘”的“一面之緣”也讓她們內心動容。

            參與核酸采集服務的志愿者們

            “因為缺水,明明很熱卻出不出汗 ”

            30歲的李爽是北京東區兒童醫院住院部醫生,也是參與此次核酸采集工作的巾幗志愿者。2月,湖北新冠疫情進入爆發期,李爽就想去武漢參與醫療服務。雖然終李爽沒有被通知前往武漢支援,但是到了6月初,當北京因為新冠疫情局部反彈成為“疫情中心區”時,李爽再一次坐不住了,時間報名參與了醫院核酸采集志愿服務隊。

            熱是所有被防護服捂得嚴嚴實實的采集人員大的感受。李爽說,因為長時間沒喝水身體缺水,身體很熱卻出不出汗的感覺更難受。中午吃飯時,大家才終于可以脫下防護服透透氣。為了涼爽一些,大家都不愿意坐凳子,就坐在地上,一些人甚至直接躺在了地磚上。

            坐在地上才覺得涼快的志愿者們

            汗水浸濕了衣服 躺在地上“貪涼”的志愿者

            捂了一上午,手被汗水泡發了

            衣服被汗水濕透

            “七十多歲的老大爺向我鞠躬,我感動得哭了”

            因為平時接觸的都是孩子,所以兒科醫務工作者都非常注重溝通,面對取樣時可能引發的不適,大家都會和檢測者交流,“取樣時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,但很快就會過去,別害怕,身體也不要躲。”志愿者的幾句暖心話,居民的心放輕松了。順利做完檢測的居民還經常會得到志愿者習慣性的表揚,“真棒!表現特別好。”

            身為醫務人員參與核酸采集工作,大家覺得這都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。大家的感謝和體諒讓志愿者們備受感動。為了方便志愿者采集,一些個兒高的居民會主動半蹲下身體,其中一些是老年人。為了向烈日下堅守的志愿者們表示感謝,一位頭發花白的大爺遠遠地向志愿者們鞠躬。一些做完檢測的居民會遠遠地回過頭來給志愿者們拍照,為志愿者們鼓勁兒加油。幾乎每個做完采集的居民都會向志愿者們說謝謝,辛苦了……

            每多一份檢測,就多一分安心

            排隊等候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們

            “感謝社區的工作人員,他們到得比我們早,我們有任何問題都會幫我們解決,他們還要維持秩序,很辛苦。”“感謝社區居民的配合,雖然人很多但秩序都很好。”“感謝團隊的小姐妹們,大家心里都想著對方,這份默契我特別珍惜。”每一位志愿者也都向彼此、向更多人表達著感謝。

            巾幗志愿者: 年輕、有活力、有擔當

            作為此次志愿服務的帶隊人,北京東區兒童醫院行政院長、黨支部書記馬岳紅一直是團隊的主心骨和大姐姐。“2003年,我就帶隊參與過小湯山集中救治點的非典病人救治,這一次再帶隊出征我有信心能保護好大家,更有信心高質量完成每一次采集工作。”馬岳紅說,80%的團隊成員都是90后,但是在這一次志愿服務中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,面對“連軸轉”的采集任務也沒有一個人退縮,“隨時待命”“我能行”這些樸素回答的背后是責任,更是一份擔當。

            2003年帶隊參與非典病人救治后,馬岳紅再次帶隊上“一線”

            “我理解的巾幗志愿者精神就是在關鍵時刻沖在前面,不害怕、不退縮。同時因為女性這個身份,在崗位上我們可以根據面向人群的不同更靈活地變換自己的角色,更好地完成每一次志愿服務。”馬岳紅說,年輕、有活力、有擔當,這是每一位志愿者用實際行動為巾幗志愿者服務隊樹立的閃亮“標簽”。

          熱點文章
          推薦文章

          在線咨詢

          預約掛號

          亚洲av片手机在线观看,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,亚洲av日韩av中文综合,亚洲av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
        2. <nobr id="3bfok"></nobr>
          <nobr id="3bfok"><optgroup id="3bfok"></optgroup></nobr>
            <track id="3bfok"></track>

            <track id="3bfok"><span id="3bfok"></span></track>
            <track id="3bfok"><span id="3bfok"></span></track>